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三伏天饮食要清补结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16:000人关注

蝉鸣渐盛,暑气蒸腾,三伏天该如何吃呢?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主任医师夏梦表示,三伏天饮食应注重清热解暑、健脾祛湿,以清淡为主,搭配适量温补食物,并避免过度贪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易出汗、食欲下降,需通过合理饮食调节身体状态。

夏梦(右)在诊治患者

三伏饮食切勿盲目进补

  冬病夏治的根基,是中医“天人合一”与“顺势养生”理论。夏梦指出,这两大理论均出自《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顺势养生”则主张到什么季节做什么事,二者共同构成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石。

  三伏天的“热”并非负担,而是调理身体的宝贵资源。此时天地阳气最盛,人体毛孔张开、气血流通加快,恰好能借助自然之力祛除体内寒气、疏通瘀堵,尤其适合调理冬季易发作的“寒病”。“三伏天的热就像‘桑拿房’,能把痰湿‘蒸腾’出去。”夏梦强调,此时可用茯苓、陈皮煮水喝,配合运动出汗,有助于祛湿。痰湿体质者在夏季进行调理,能降低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病的发病概率。

  “阳气就像人体的‘小太阳’,夏天补阳等于给太阳加燃料。”夏梦解释,阳气包括皮肤表面的“防御罩”(卫气)和内脏的“动力机”(元气),三伏天补阳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三伏天的饮食不是盲目进补,而是清补结合。”夏梦给出的饮食方案,藏着三个关键密码:一要坚决避寒,护好脾胃。切勿在空调房久坐、贪食冷饮;坚决不喝冰奶茶配火锅。脾胃就像“暖锅”,突然塞冰块会耗损阳气,就像手心握冰会难受,脾胃遇寒会气血凝滞,反而加重湿寒。三伏天要少喝冰饮,可喝温茶、热粥,保护脾胃让身体保持“暖暖的通透”。

  二要以化湿为主,减少生湿食物。夏季易生湿,需少吃油腻的食物、动物内脏及瓜果,如西瓜、荔枝吃多了会生湿,红烧肉、动物内脏会加重痰湿,一定要注意把“湿气”挡在嘴外。夏天的脾就像被雨水泡过的海绵,运化能力弱,稍不注意就会“囤湿”,可多吃茯苓、薏米、冬瓜等利湿食物,搭配山药、莲子,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

  三要滋阴补水,平衡汗出耗损。三伏天易出汗,过量会耗伤“阴液”(体内津液)。运动后别急着灌冰水,可用石斛、玉竹泡温水喝,就像给身体的“小水库”补水,还不上火。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饮食调整,如阳虚怕冷者可少量吃羊肉,搭配酸梅汤解腻;痰湿重者多吃赤小豆、陈皮;阴虚火旺者多吃麦冬、百合。

避开误区科学养生才有效

  三伏天要顺时而动,以“汗”为度。夏梦指出,三伏天运动不是比谁出汗多,而是比谁懂“收放”。一是选对时间,避免伤身。最好在天刚亮或日落后运动,就像避开正午的烈日晒庄稼,顺应自然才稳妥。二是汗出七分,恰到好处。运动以“微汗”或“一身透汗”为度,避免大汗淋漓。正常情况下,运动后10—15分钟汗能收住。若半小时仍汗流不止,说明运动过量了,会耗伤精气。

  夏梦认为以下几个养生误区,需要大家注意。一是夏天吃中药?是对的。心脑血管病、高血脂患者夏天吃中药效果更好。夏天血压、血脂相对平稳,此时用药能把病根挖得更干净。二是瓜果随便吃?是错的。比如西瓜是“天然白虎汤”,吃多了会伤脾。建议人们每天吃水果不超过200克,且不可冰着吃。

  “三伏天的养生,说到底是‘借天之力养己身’。”夏梦表示,少吹空调、少吃冰、适度动、巧饮食,看似简单的道理,藏着中医“顺势而为”的大智慧。这个夏天,与其躲着热浪,不如借这股“热劲”,给身体来次彻底的“大扫除”——毕竟,冬天少生病的底气,都藏在夏天的调理里。

(范永伟)

相关推荐:
三伏天饮食要清补结合 文化中国行丨今日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最最最最最热的时候要来了! 【岐黄养生每日一问】“三伏天”养生误区二夏天过度锻炼#岐黄养生#厚道甘肃 “我身体僵硬,全身抽筋……”乘客瘫倒地铁站 众人接力按摩促循环 公益微视频|暑假安全“必修课”:防溺水、防火电,快乐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