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美推出汽车关税补偿措施:不适用于加墨组装车辆

发布时间:2025-04-30 15:12:000人关注





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破坏了正常经贸秩序,也让美国人民利益受损,民调显示,仅有36%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的经济管理政策,这是他两次任期内的最低水平


文丨《财经》实习生 王靖扬

编辑丨李皙寅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题为《对调整美国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的修订》的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特朗普将为本土汽车制造商提供一项信用额度措施,将在美组装车辆建议零售总价的3.75%作为退税信用额度返还给企业,适用期为2025年4月3日至2026年4月30日。这一额度将在2026年5月1日至2027年4月30日降至2.5%,而后完全取消。

这一政策具有回溯效力,2025年4月3日至政策发布时符合条件的美国本土组装汽车也可享受。根据美国媒体测算,对于每辆价值5万美元的在美组装车辆,汽车制造商可以免税进口1875美元的零部件。

政策仅对在美国本土完成最终组装的汽车适用,对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组装的汽车并不适用。

此外,特朗普还于同日(4月29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根据第232条被加征25%关税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免除其适用的钢铁和铝制品关税,或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相关商品所征收的25%关税予以豁免。

然而,该行政令明确指出,包括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的145%关税在内的其他关税仍将适用。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减税措施既可以奖励国内制造商,又可以为那些需要时间投资国内工厂的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而白宫同时表示,这一变化不会影响对每年进口的800万辆汽车征收的25%关税。

这一命令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打击”的最新弱化,也让其针对中国的意图愈发明显。

2025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发表声明称,美方为一己之利加征关税,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做法,严重违背WTO(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破坏正常贸易秩序,对全球汽车产业产供链稳定造成较大冲击,并将进一步抬升汽车价格,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消费者造成额外负担,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负面影响。

此前以“反补贴和产业政策”为由加征汽车关税


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4月2日,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明确对汽车商品加征25%关税的具体细节,计划从5月3日正式实施。

当全球价值链的复杂程度超出任何国家的掌控能力时,单边主义终将反噬自身。惠誉此前预计2025年美国轻型车销量将降至1600万辆(较年初预测减少30万辆),反映车价上涨和利率高企的压力。全面关税战下,没有赢家。

特朗普是在就任100天之际访问密歇根州时宣布这一最新举措。4月29日,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发布的民调显示,仅有36%的受访者认可他的经济管理政策,这是他两次任期内的最低水平。而密歇根州是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和1000多家主要汽车供应商的所在地。

白宫此前加征关税的理由是,外国汽车产业在不公平补贴和激进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得以扩张,美国的生产却停滞不前。

然而从产业链角度看,美国汽车产业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远超政策制定者预期。墨西哥作为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2024年对美出口零部件达811.7亿美元,占美国零部件进口总额的41.1%。

如果说美国汽车本土生产逐渐停滞,那么是谁承接了这一需求呢?

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墨西哥都是2024年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贸易差额也最大。整车进口总额达785亿美元,进口数量为296.2万辆,贸易逆差额为732.3亿美元;零部件进口总额811.7亿美元,贸易逆差额423.3亿美元。

汽车供应链高度复杂,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等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汽车工业几十年来一直与美国汽车工业紧密相连。

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汽车的同时,也大量进口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双方贸易更趋均衡。此外,加拿大还是美国汽车的最大买家。2024年加拿大对美汽车出口总额为311.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2.4亿美元,逆差相对其他国家(如墨西哥-732.3亿美元、日本-389.3亿美元)明显较小。美国对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贸易顺差为100.2亿美元,是2024年唯一实现顺差的主要进口国。

回顾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其曾在社交媒体上,挨个点评跨国车企,要求它们在美国建厂,以期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并批评美国本土汽车品牌为何把产能转移到海外。

本次最新措施中将在加拿大、墨西哥组装的整车排除在外,也只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个例证。

对中国车企直接影响有限,对自身信誉损伤不可估量


艾睿铂咨询(AlixPartners)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合伙人,移动出行业务联席负责人张莹告诉《财经》,根据艾睿铂的测算,这次中国汽车供应链一共被加征关税约460亿美元,其中388亿美元是零部件企业,零部件企业比整车企业受更大影响。从关税绝对数字来看,影响不小。但从占中国汽车产额的比重来看,只占到3%到4%左右,整体影响可控。

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单体市场,更是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的新技术策源地,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将中国视作提升自身实力以求未来的健身房。

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包括丰田、本田、大众、奥迪等在内的众多整车企业和安波福、博世在内的零部件企业都提出深化在华战略。

面对美国政府在关税方面的反复无常,中国出海企业已有应对。

受此前疫情和全球供应链安全考虑,很多国际零部件已调整了此前的布局方式,把自己的产线在全球布局,贴近本地消费市场布局。一位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头部车企负责人对《财经》如是说。

自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加征关税、挑起贸易战至今,不少中国企业都已加快或着手海外布局,将部分产能本地化,或转移到墨西哥等与目标出口国关系更加稳定、税率更优的国家。

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的对象已经逐步扩展,涵盖了欧盟、日韩、泰国和越南等传统认知中的贸易伙伴国。针对进口汽车更是加征25%的永久关税。

对于美国的关税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表声明表示,汽车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通过高效的跨国产供链体系,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了既安全又便利的交通和物流工具。

美国突如其来的对等关税,以及各国作为回应措施加征的关税,让汽车行业未来显得扑朔迷离。而纵观全局,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呈现出利用经济强权和贸易政策迫使贸易伙伴重新站队的战略趋向,而本轮对等关税也只是这一战略下的一个显症。

而在推出关税不到一个月后就做出大幅度调整,反映的是贸易保护政策反噬本土企业和消费者初见端倪。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身信誉。

图片

责编 | 要琢

图片


相关推荐:
“反向代购”折射中国市场活力 天坛五一特饮上新! 美推出汽车关税补偿措施:不适用于加墨组装车辆 加拿大自由党赢得大选 “对抗美国”成“热词” 告别厕所最后一隔间,他们有了专属休息室 苏州银行年报发布:高分红与稳健增长并进,股东价值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