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当青春的朝阳照亮云岭群峰,一群佩戴团徽的年轻戒毒警察,再一次地站在了山脚。他们是攀登者,穿越群山为父母在高墙内的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希望;他们是弄潮儿,展网络数字双翼,从而让精神力量穿透高墙;他们是小老乡,用民族话讲禁毒,巧妙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他们是团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青春解法的答卷人,他们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践行者,2025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6周年,第76个五四青年节,今天我们一起打开云南省第七强制隔离戒毒所团员青年警察的日记本……
一起来看
这支青年突击队的故事
警车穿行于蜿蜒山路,团员青年警察们背着装满大米、食用油和书包的物资箱,寻找那些被毒品撕裂的家庭里最脆弱的群体:事实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
出租屋里,17岁少年独自生活却将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父亲强制戒毒、母亲服刑,这个辍学打工的男孩红着眼眶说:“我很想念他们。”团员警察手把手教他填写探访申请表,久违的笑容终于绽放。
八小时颠簸后,警车停在了群山环绕的寨子中。三个小女孩躲在姑姑身后,她们的母亲八年前离家出走,父亲反复复吸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当得知戒毒所将全力帮助父亲戒除毒瘾,女孩们的姑姑眼角渗出泪花。
最令人揪心的是王某的女儿,曾经开朗的少女因父亲吸毒变得沉默叛逆。“读书再好也当不了警察。”女孩控诉,父母的过错,常常会波及到孩子。团员警察握着她冰凉的小手讲述人生可能,沉默背后冰层似有裂痕。
“每个戒毒者及亲人都或曾被阴影笼罩。”警车再次启程时,车载收音机里正播放国际禁毒日的专题报道。暮色中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这些跋山涉水的探访,正如同破冰船般在寒夜前行——融化隔阂的坚冰,托起那些在毒品阴影下飘摇的小船。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的崎岖山道上,一支“马背宣传队”踏碎晨雾。省第七强戒所团员青年警察背着禁毒宣传册,走进彝乡。
当彝家阿妈拨旺火塘,禁毒故事便随方言流淌,传统故事与现代法理在跳动的火光中交融,在彝胞心中烫下深深烙印。
针对解戒人员的“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像用火塘的余温延续温情。戒毒所团员青年背着米粮翻越山梁,在解戒人员家中,建档立卡精准帮扶。通过“红黄蓝”三色动态台账,社区民警、调解员组成的联合队伍定期叩响门环,将征地纠纷、劳资矛盾化解在火塘熄灭之前,隐患在网格内消融。
春风拂过彝乡,火塘边的禁毒课仍在继续,解戒人员家中熄过的炭火还能再烧旺。
那天,省第七强戒所警察在与戒毒人员邓某进行个别谈话时才得知,24岁的他竟没有户口。出生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苗族村寨,因贫困被送养,后无证明遭遗弃,生父离世、生母再嫁,最终因“黑户”失了归途,两度入狱后又因吸毒强戒。
为帮他落户,团委组织了团员青年警察工作专班,多方查证,终于拼凑出真相——落户的关键卡在亲子鉴定上。邓某的母亲因担心田地分配影响生计,不愿意相认。村干部说邓某的母亲也有无奈之处,怕分走口粮,怕现任丈夫和孩子不接受,更怕儿子恨她……
之后,团员专班警察们长途驱车来到当地,联合县公安局、村委会,向邓妈妈承诺将户口登记在派出所集体户,不影响田地分配,还承担鉴定费……这才解开她的心结。
回到戒毒所,专班警察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邓某,他红了眼眶。一个被重新“看见”的人终于找回生活的勇气。
这场跨越千里的“身份救赎”,或许只是戒毒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戒毒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戒断”,专班警察修补的不仅是一纸户口,而是让“隐形人生”不再隐形。
清明节之际,省第七强戒所通过安全内网直播系统,组织戒毒人员开展“云端祭扫”,以数字化技术构建“红色教育矩阵”,带领戒毒人员线上瞻仰“一二·一”英烈纪念碑、闻一多衣冠冢,并全景式探访西南联大博物馆。
青铜校钟、烈士碑文等历史痕迹经高清画面实时传输,在封闭场所内架起“云端红色长廊”,让历史场景“走进”高墙。
解读闻一多《红烛》手迹中的“烧毁旧我”,引导戒毒者思考重塑新生的隐喻;联大师生战火治学的故事,化作逆境突围的信念镜像。戒毒人员王某感慨:“英烈以鲜血换新生,我要以刚毅破毒瘾。”
“向历史借勇气”,当联大校歌穿透高墙,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历史与个体的精神纽带。
跨越城市与乡村,穿梭于企业、校园、社区、军营之间,省第七强戒所的团员青年们一次次奔赴禁毒宣传现场。
在云南滇中城投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省第七强戒所和各单位以团建联建为引领,通过宣传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毒品的隐蔽性。一句句“从来没感觉毒品离我们这么近”,充分体现了禁毒宣传的重要。
走进昆明市经开区第四小学,团员青年警察们精心准备讲座。当孩子们开始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时,远离毒品的意识已生根发芽。
在热闹的社区街头,团员警察耐心地向居民讲解毒品是如何进行伪装,并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号召大家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毒品危害的意识。一位阿姨聆听后拉着青年警察的手说,要回去告诉家人“毒品千万碰不得”。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在军营,青年官兵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积极的互动,展现出他们守护国家安全、抵制毒品的决心。
每一场活动,都是心连心的交流。看着大家从认识毒品到警惕毒品,省第七强戒所的团员青年警察们意识到,这不仅是传递知识,而是凝聚众人之力,共同编织禁毒的防护网。
这些穿梭于高墙内外的“破冰者”知道
融化坚冰从不是春日一夕之功
在云岭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无数青年正以各自的方式成为时代的“破冰者”
当法律条文化作书包里的一支铅笔
当政策文件变成米缸里的一捧新米
那些被困境冻僵的心灵
终于在青春的温度里
听见了冰层裂开的细微声响
云南青年们用行动诠释着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誓言
希望的春潮在红土高原上奔涌不息
策划:李星佺 刘畅
编辑:杜诗雨 代娇阳
海报设计:胡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