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内蒙古。
8月25日,呼和浩特市,碧空如洗,满目新绿。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高朋满座,气氛热烈,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开幕式在这里盛大举行。
会场内,话语铿锵,掌声如潮,灯光璀璨,快门频响。
“中蒙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伙伴,蒙古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方愿同蒙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巩固政治互信、拓展互利合作,积极推动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在开幕式前一天,蔡达峰在呼和浩特会见前来出席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的蒙古国第一副总理兼经济发展部部长乌其尔勒一行。双方强调两国友好关系正持续深化,并就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表达了共同意愿。
在开幕式上,乌其尔勒再次表达了与中方继续深化合作的意愿。他说:“中国始终是蒙古国最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未来合作空间广阔。本届中蒙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也将进一步加深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密切合作,为国家和地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扩大开放仍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在致辞中表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坚定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为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柬埔寨内政部副部长铁弓高度评价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他说,本届博览会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开拓、包容、共同发展的时代精神,中蒙两国作为重要邻邦,持续深化合作、区域联动,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能。 “我坚信多边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全球经济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柬中将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深化多领域合作,共同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
会场内,国内外与会嘉宾交流思想、分享观点、畅谈未来。一言一语,凝聚着共识,蓄积着力量。真挚言语的背后,是各方对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的希冀。
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作为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展会,于2015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10年来,经过中蒙双方的共同努力,博览会已成为促进中蒙两国、东北亚地区乃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高规格的嘉宾阵容、有实效的高端对话,处处体现着‘共识、共享、共赢’”“中蒙博览会是我们寻求商机、拓展合作不可或缺的平台”“一定不能错失这里的发展机遇”……会场内外,各国嘉宾、客商如此描述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的吸引力。
作为博览会承办地,内蒙古作为中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始终在中蒙交流合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中蒙两国陆地绵延相连4700余公里,其中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的边界线长达3100余公里。内蒙古对蒙古国的10个对外开放口岸分布在这辽阔的边境线上,向北开放桥头堡经贸活力涌动。2024年,内蒙古与蒙古国各地的贸易额占中蒙贸易额的57%。
如今,内蒙古同时享有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正在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已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方针,与蒙方有关方面一道大力推进多领域务实合作,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同时积极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加强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绍骋在致辞中表示。
风起扬帆正当时,同舟共济再出发。
以本届博览会为契机,内蒙古这片蕴藏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北疆热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与各方携手并肩,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磅礴的力量!
来源:人民网
编辑:李金璇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