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
又又又登上央媒啦
4月30日
新华网发布报道
揭秘呼和浩特引人留人密码
全文如下
↓ ↓ ↓
这是2024年8月1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城市风光。王劭凯 摄
当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出现净流出的时候,深居西北内陆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却出现人口回流净增长,并保持了年均5万人的高速增长态势,由2011年的294万人增至2024年的363.94万人。近70万人涌入,呼和浩特到底做对了什么?
发展引人:搭乘城市经济快车
2023年和2024年,呼和浩特经济增速分别为10.0%、6.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较2021年增加了1000亿元。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成为人口增长最大吸引力。
“六大产业集群”吸引人才投资兴业——
呼和浩特构建起电子信息技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
新建成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成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吸引人口落户就业的重要发力点。“计划到2035年,健康谷年GDP贡献达1982亿元,直接及间接就业人口超35万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说。
利好政策打造就业创业“梦工厂”——
对签约“六大产业集群”企业的,分年度给予博士研究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2万元的人才奖励;前来就业、创业的无房青年和新市民可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市场价的70%……呼和浩特已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字字句句写满诚意。
“去年我创业遇到资金困难,向呼和浩特新城区人社局申请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后,资金很快到账,财政部门同时给予50%的政府贴息,利率低至1.8%。”内蒙古锐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静怡说,“这笔钱发挥了关键作用,让创业之初的我充满信心。”
居民收入和支出“双增长”增强城市“强吸力”——
近两年,呼和浩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在5%及以上,人均消费支出也大幅增长。城市经济活力十足,不仅吸引外来人口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流入就业,还带动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快速扩张,形成人才涌入、服务扩容、就业倍增的良性生态圈。
从上海迁居呼和浩特创业的伊莉娜,2024年在当地网红街东护城河北街,开了一家名为“凯利空间”的西餐厅,很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民生留人:幸福城乐享品质栖居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全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推动“住有所居”变为“住有宜居”,打造零盲区公共交通环境……呼和浩特近年谋新策、出实招,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衣食住行等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有力增强了人口的吸附能力。
基础设施改善让城市更宜居——
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O”型环网全面成型;改造老旧小区229个,解决502个居民小区“吃水难”问题。水、电、路、暖、房等基础设施逐年完善,让呼和浩特新老市民不断增强获得感。
走进位于新城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城青寓,沙发、冰箱、热水器、油烟机等设施一应俱全。2023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呼和浩特发展的魏英楠说,解决了住房问题,更有信心留在呼和浩特打拼。像魏英楠一样,2022年以来,有超过十万大学生留在呼和浩特工作生活。
公共服务升级让幸福触手可及——
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宅,给予总房款2%的购房补贴券;来呼和浩特落户不受购房、租房、缴纳社保等条件限制,全国在校大学生可在线落户;60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等人群免费乘坐地铁、公交……
“一系列举措将为呼和浩特民生改善带来重大利好,在拉动消费增长、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带来人口流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凡说,“随着人口红利不断转化为发展红利,呼和浩特经济增长的后劲很足。”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给足安全感——
近几年,呼和浩特优化基层治理单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控,严厉打击盗抢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来呼和浩特工作生活已有五年,电动车、手机、钱包这些私人物品一次没有丢过,尤其是晚上十一二点,还能看到警察巡逻,让我时刻觉得在这里十分安全。”市民赵海燕说。
环境聚人:活力奔涌天地宽
这是2024年8月1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城市风光。王劭凯 摄
近年来,呼和浩特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厚植文化环境,由内而外的吸引力让这里人才聚、事业盛、城市兴。
增强经营主体活跃度——
在呼和浩特,企业开办实现了全流程网办,市本级政务审批服务事项大幅精简,从过去的1296项锐减至405项,成功跻身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城市行列。
“过去办理业务得开车40多分钟去土左旗办理,自从政务服务大厅搬进园区后,我们再不用东奔西跑了。”天皓水泥有限公司综合部负责人范美林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意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公司业务时说,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让办理业务更加省时省力。
创造绿色发展先机——
呼和浩特目前森林覆盖率达15.7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6.15%。产业谋篇布局盯住“绿色”,绿色算力、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产业正在形成声势,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走进内蒙古中科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京蒙智算中心机房,一台台服务器不时闪烁灯光。“全年平均7摄氏度的优良气候,每度电0.32元的优惠电价,以及公司当前80%的绿电供给,让该项目与北京的数据中心项目比,用电成本约减少三分之二。”公司总经理白洋说,“从北京来到呼和浩特,我和团队一致认为,呼和浩特是我们发展绿算产业的最优选择。”
增强城市魅力——
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呼和浩特提出打造具有北疆特色的博物馆之城、雕塑之城、艺术之城、现代文明之城,有力提升了首府文化能级。“2024年,呼和浩特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吸引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422家国内博物馆参展,接待国内游客近238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近50亿元。”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金磊说。
丨来源:青橙融媒综合自新华网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