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章网 手机版

“粤”上新台阶丨凌晨不“喊咔” 大湾区夜市为啥悄然延长?

发布时间:2025-07-07 15:48:000人关注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大湾区的“夜”越来越有人气?

很多24小时营业的场所都不再稀奇;大排档小吃街的“镬气”直到下半夜还在火热延续;英歌舞跳进了揭阳的夜市,不再只是“春节限定”;只要足够热爱运动,晚上10点多的网球场,还给你留着档期。

网球爱好者林女士和赵女士说,“下班后来运动一下,打打网球很放松解压,最近也发现夜间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

先别急着说“非得熬夜”的原因是老广吃夜宵的习惯已经刻进基因里,或者实在是受不了是饥饿和楼下烧烤摊的双重降维打击。

餐饮店负责人玲姐告诉记者,“现在延长了店里的营业时间,夏天到凌晨4点半,方便食客们去哪里玩后回来吃。人流还是很多,每天大概会卖出小龙虾400斤左右吧!”

看看数据,你就知道这种变化所言非虚:2024年广东夜间旅游总花费达1.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7%‌。这,就是大湾区夜间经济活力‌。

早在去年,广州就规划了15个“夜市先行区”。还重点圈出了演出、夜游、餐饮全景“全域”。

透视一家家不打烊的“夜店”,主动延长营业时间背后,并不只是为了更高的“翻台率”,还有来自各地夜经济新政的鼓励。比如广州突破优化了多项审批:先行区内首创“活动审批一次性许可”机制,千人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允许商家按年度固定区域外摆,不再需要重复申请。

不少地方还试点取消凌晨2点后餐饮营业限制。延长公交营运,尽最大可能提高群众夜间出行的便利性。

一句话:当夜经济进入“下个level”,要发现规律,找到市民真正的“刚需”。

“不夜城”加码“夜动力”还需要胆大心细:更精细的社会服务也要同步向夜间延伸,提升夜间出行的安全感,群众才能逛得安心。满足多元化的夜间出行需求,才能真正形成新的消费吸引力。

先聚人气,再占商机。重新发现夜经济,不是简单的营业时间延长,而是城市治理、文化创新搭台唱戏。从政策破冰到业态创新,从空间重构到生态培育,“粤夜越美”,正在重塑一个更有烟火气的活力大湾区。

(总台记者 林丽丽 戴威 冯雪 刘帆 朱子荣)

相关推荐:
大萧条之下的美国“00一代”:经济创伤下的婚姻与家庭 广州各大高铁站内均不售泡面,最新回应 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城开启7×24全天候自动驾驶测试 年中经济观察:稳中向好,中国经济韧性强 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老院区)升级就医服务 最近这里大批人涌入!从开门持续到闭店!呼市人集体出动: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