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日报】
近日,陕西交控市政路桥集团参建的西安市东三环至临潼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洪庆隧道超前支护管幕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单侧顶进长度达162米,创下国内中小口径管幕施工长度纪录,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安全穿越敏感区域树立行业新典范。
松软地层中架设315米“地下防护屏障”
记者了解到,超前支护管幕工程是地下工程(如隧道、地下通道、管廊等)施工中一种重要的超前预支护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隧道主体结构开挖前,先在开挖轮廓线外围施工一圈由多根钢管(或其他材质管材)组成的“管状帷幕”,为后续开挖作业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这种技术如同为地下施工“提前铺路”,是保障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安全、高效推进的关键手段。
据了解,该项目由陕西路桥集团具体实施,作为西安“东拓”战略的关键工程,洪庆隧道暗挖段需下穿重要区域,沉降控制要求严苛。项目团队创新采用直径402mm的超前支护管幕技术,通过两端对打工艺形成总长315米的“地下防护屏障”,相当于在松软地层中架设一道“钢铁长城”。
面对软塑黄土、可塑古土壤及灰土挤密桩加固层等复杂地质,团队自主研发专用顶进设备,组建隧道施工专家组,通过20余次技术研讨会优化纠偏方案,最终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破解了超长距离管幕施工难题。
从“技术突破”到“标准输出”引领行业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该工程不仅创造了施工纪录,更在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上实现双重突破。由陕西路桥集团主导的《提高隧道超长管幕导向精度合格率》课题荣获省级一类成果,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立项的《超长距离管幕下浅埋黄土隧道施工综合技术研究》,正推动《管幕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制,填补国内同类工程技术标准空白。项目团队还将持续攻关管幕注浆、钢管焊接等核心工艺,计划形成3项原创工法,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西方案”。
作为西安市快速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庆隧道建成后将打通凤凰大道、纺四路等“断头路”,形成第二条东出大通道,使洪庆、临潼区域与主城区通行时间缩短40%,极大缓解东部城区交通压力。同时,该工程还将串联纺织城区域、洪庆新城与临潼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沿线居民打造“15分钟交通圈”,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隧道进出口四台管幕顶进设备正高效推进。这项集“技术首创性、标准引领性、民生普惠性”于一体的超级工程,不仅彰显了陕西基建的硬核实力,更将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梁璠 图/受访单位提供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